“貧困戶識別不精準,村干部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有亂作為、不作為,在村里就可以舉報”。近日,為進一步暢通舉報渠道,加強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力度,西盟縣在全縣7個鄉鎮39個村(社區)設立脫貧攻堅工作舉報箱39個,在每個村民小組設立脫貧攻堅舉報牌400余塊,“零距離”接受群眾來信、來電,打通了群眾舉報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脫貧攻堅工作舉報箱和舉報牌懸掛在村、小組的顯目位置,公布舉報電話和舉報郵箱,舉報牌明確將“以權謀私,貪污侵占;濫用職權,辦事不公;工作懈怠,服務低劣;截留私分,虛報冒領;優親厚友,暗箱操作;擠占挪用,套取騙取;吃拿卡要,克扣刁難及其他違規違紀行為”等八項內容列為監督舉報內容。同時,通過廣播用少數佤語、拉祜語等少數民族語言對舉報箱、舉報內容等情況進行宣傳,讓群眾切切實實參與監督。為切實發揮好舉報箱作用,要求各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切實履行監督職能,監督好村“兩委”及時公開貧困對象識別的范圍和標準、糾正識別不準貧困對象的范圍和標準、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流程等精準識別政策,使群眾及時知曉、了解脫貧攻堅全面精準要求,積極支持、參與、監督精準識別工作。
舉報箱由專人負責,定期開箱整理群眾投訴舉報,建立問題線索臺賬,及時分類分級處置、認真核查、跟蹤督辦,嚴肅查處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,通報曝光反面典型。今年以來,西盟縣紀委監察局共組織脫貧攻堅專項紀律檢查3次,發現問題8個,約談2次26人10個責任單位,查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4件,黨政紀處分10人,為精準扶貧脫貧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。(白金才)